寶石研究

揭開古董珠寶的秘密Unravelling the secrets of antique jewellery

揭開古董珠寶的秘密
Unravelling the secrets of antique jewellery

By Dr. M.S. Krzemnicki, first published in Facette 29 (May 2024)
(以下為翻譯軟體翻譯)


最近,SSEF 收到了一枚 19 世紀末設計的胸針,鑲嵌著舊切割鑽石,中央鑲嵌著一顆長方形祖母綠(圖 1)。然而,經過仔細檢查,出現了一些疑問,因為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明顯的磨損痕跡、平滑的刻面邊緣、大量划痕,這些都表明是由玻璃(漿料)製成的祖母綠仿製品。化學分析很快就證實了這種綠色寶石的玻璃性質,主要成分為鉛、鉀和矽,並含有微量的鉻。這種玻璃歷史上被稱為火石玻璃,其特點是與普通(鈉)玻璃相比具有更高的折射率、光澤(亮度)和密度。有趣的是,這種綠色玻璃不僅含有大量微小氣泡,而且還含有相當突出的尖刺不規則形狀的內含物- 肉眼觀察,非常令人信服地模仿了哥倫比亞祖母綠中眾所周知的鋸齒狀流體內含物(圖2)。
圖 2:顯微照片顯示古董胸針中心的綠色玻璃石中存在大量不規則(尖刺)內含物(左)和圓形氣泡(右)。顯微照片:MS Krzemnicki,SSEF。

剩下的問題是:綠色玻璃石是在什麼階段鑲嵌到這枚 19 世紀的胸針上的?根據鑲嵌和鑽石的優良品質,我們假設這枚胸針最初含有一顆真正的寶石,很可能是哥倫比亞祖母綠,它可能已嚴重損壞,需要用類似的綠色寶石替換。鑑於這種鉛玻璃的內含(舊)性質及其磨損痕跡,我們假設這種更換不是最近發生的,而是在 19 世紀末或 20 世紀初就已經發生了。

古董珠寶中寶石的再利用

舊的和過時的珠寶經過徹底的重新設計,以再次對新一代和年輕一代有吸引力,這是很常見的。這與繪畫和雕塑等視覺藝術有很大不同,對於這些藝術來說,這種改變和重複使用將被認為是一種褻瀆。
當舊珠寶被重新設計並適應新的款式和用途時,通常也意味著原始寶石需要重新成形和重新切割,以適應新的設計和鑲嵌。
從歷史上看,我們知道這種重新切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做法,因為高品質寶石的獲取和可用性比今天要有限得多。但顯然,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儘管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導致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和歷史記憶,但這種重新切割也可能提供有趣的見解,特別是當它體現在在新環境中重新使用的寶石時。
圖 3:古董印度頭巾裝飾品,內有鑽孔的哥倫比亞祖母綠,以及一幅帶有類似裝飾品的邁索爾王公的畫作。照片:A. Chalain,SSEF,肖像由 K. Keshavayya (1906) 拍攝。資料來源:倫敦 V&A 博物館。
圖 4:歷史悠久的多寶石項鍊,包含多種彩色寶石,全部鑽孔並懸掛在珍珠鏈上。照片:A. Chalain,SSEF。

最近,我們收到了兩個有趣的古董珠寶案例,其中使用甚至重複使用了此類鑽孔寶石。第一個案例是一條古董多寶石項鍊,配有拋光刻面彩色寶石,所有寶石均經過鑽孔懸掛在三排珍珠上(圖 4)。有趣的是,這條項鍊不僅含有紫水晶、黃水晶、紅珊瑚、紅色至棕色石榴石和可能產自印度和/或斯里蘭卡的粉紅色碧璽,還混合了產自斯里蘭卡的淺藍色藍寶石(變質藍寶石)與深色寶石。所有這些寶石均經過鑽孔,通常具有相當大的鑽孔,這是古老的歷史鑽孔技術的特徵。它們從兩側彼此相對地鑽孔(V 形半鑽),以便能夠將它們懸掛在連接到珍珠串的金屬線上。由於這些金屬線相當古老且脆弱,因此當我們收到待測試的物品時,少量有色寶石已從珍珠串上脫落和折斷。
圖 5:所描述的多寶石項鍊的斯里蘭卡藍寶石尖端的淺 V 形鑽孔。我們假設這顆藍寶石是在歷史時期從最初具有更深鑽孔的巴洛克式寶石重新切割和刻面的。圖:MS Krzemnicki,SSEF。
仔細觀察一顆刻面斯里蘭卡藍寶石(從項鍊上掉落)可以看出,寶石尖端的 V 形半鑽很淺,因此形成了非常脆弱的懸掛情況(圖 5)。與此相反,古代寶石中的此類鑽孔通常非常深(通常甚至穿透整個寶石),以便將寶石穩定地固定在珠寶和服飾裝飾上。因此,我們假設目前的形狀和刻面實際上是重新切割過程的結果。據推測,最初的藍寶石是一種巴洛克形狀的拋光珠子,帶有深 V 形鑽孔,安裝在更具歷史意義的珠寶上。因此,它被重新切割並刻面成現在的形狀,現在顯示出非常淺的鑽孔。這顆藍寶石以及這條項鍊上所有其他刻面寶石的切割風格(大底尖刻面)、刻面邊緣處的強烈磨損痕跡以及底部的顫痕表明,這種假定的重新切割可能是在歷史上進行的。

更多資訊請參考原文 https://www.ssef.ch/zh-hant/unravelling-the-secrets-of-antique-jewellery/